第412章 大爆,书评家的狂欢!(3 / 4)
。”
林翰喝了一口咖啡,然后发现自己的论坛里面居然有一个高楼搭建起来了,这并不是请愿的帖子,而是书友们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的有关《带上她的眼睛》书评。
这些并不是网友们的热评,而是很多书评人在第一时间对小说的评价,明明才销售一天多的时间,就已经让这些人坐不住了。
图书市场如此繁荣,书评家们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他们在很多报纸上面都有自己的书评专栏,不少读者就是指望这些专栏来指导自己购书。
书评家王林在今天的《光明日报》上这样写道:“起初,对于这个不起眼的科幻故事我是拒绝的,因为科幻故事里面大多数都是宏伟的世界观,很少有能够跟林翰这样蕴含人文思想的。这只有六页的故事最打动我的,莫过于文字。林翰的文字,从头到尾都没有大起大落,纵然看不见高山,没关系,还有平原。
淡淡的文笔就像远处的飞燕掠过湖面而点下的圆晕,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在我们不经意间就会像岁月一样流逝!
林翰笔下的草原,并没有别人文章里那种浓到让人厌烦的绿,只是淡淡的,不小心就占据整个人心灵的绿色,就像老舍先生说的轻轻流入云际的境界那般动人心弦,林翰的文字让人感受到真实。
我一直无法想象那位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如何在与地面的联系彻底被切断后悔是怎样孤单。要在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里度过余生吗?这就是她最后的宿命?
这不是悲剧,是生活。”
《环球日报》在读书板块,以“汪洋恣意的科幻,浓烈深重的慈悲”为标题,开始全面赏析林翰的这篇小说,全文用了超过2000个字来表达对《带上她的眼睛》支持,旗帜鲜明!
“林翰的短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为读者探测了神秘莫测的未来科学前景,也展示了浓厚深刻的人文关怀,于科幻中结合现实,在小说中表露沉思。
笔者确信,这篇小说将会以其生动贴切的内容、浓烈深重的情感、朴实简析的笔法,在科幻小说中熠熠生辉!
作者没有刻意炫耀未来世界里奇特的技术与高超的技艺,但想象与创造性是科幻小说成为建立于科学基础上的通俗文学的最主要条件。
小说不但没有因为大段叙述而出现科学依据单薄的漏洞,没有表现出中国科幻小说普遍存在的逻辑思维缺乏严谨的弊病,而是以绚丽的想象为外衣,以地质科学和航天技术为依托,通过专业术语跟精确数字对落日六号探索失事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