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准备工作(1 / 3)
在砖窑呆过几年的人都会了解烧制的过程,然而她这个十几岁的姑娘如何时砖窑待过?而且还知道的这么清楚。老王深深的疑惑着,但也不便揪着询问,点头肯定了她的话。
胡满接着道:“烧制红砖的过程更加简单,只需生产砖时用大火将砖坯里外烧透,然后熄火,使窑和砖自然冷却。”
“就这么简单?”老王瞪大的两只眼睛里写满了不可思议。这样简单方法烧出来的砖真的能用?质量好的青砖可保百年不被风化,就是因为反反复复的烧制,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煤炭人力功力。
胡满:“是的。虽然质量上不如青砖,但是用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化学反应问题,是她无法解释的。
自然冷却的窑中,空气流通,氧气充足,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氧化气氛,使砖坯中的铁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铁。由于二氧化铁是红色的,所以烧制出来的砖也会呈红色。原理就这么简单。
不得不,古代的老祖宗们真是实在。
红砖不是没人烧制出来,而是没人用,他们嫌弃质量不好,转而选择烧制过程延长了三倍的青砖。这其中浪费的各种物力,想想就知道。
等了好一会儿,老王半低着头坐着不话。他还以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法呢,谁知道要烧制的竟然是残次品,早知道是这样,他才不会扒心扒肺的等这么久…若是让同行知道了他做出那样的残次品,这不是让人戳自己的脊梁骨吗!
看他这不言不语的模样,在古代生活了十几年的胡满,如何不懂古代匠人对传统工艺的刻板。简称死脑筋。
她道:“在你老的思维中,人的一生可能只盖一座青砖瓦房,为什么不多盖?一是因为青砖质量过好…你老别瞪我。”
老王把鱼目眼珠狠狠翻了个白,特别不待见这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胡满认真的接着道:“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青砖的价格太高。老百姓吃饱喝足之后的奋斗目标,不就是盖一栋气派的青砖瓦房吗?咱们烧制的红砖人力和物力全都减半,卖出去的价格自然也低廉,同样也给地里刨食的老百姓一个盖新房的机会。有什么不好?”
东西不好!老王动了动褶皱的嘴角,把反驳的话咽回去。因为不得不承认她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也赤裸裸的透出一个问题,商人逐利。
自己巴巴了半天没人理,胡满摸摸鼻尖儿,不跟他一般见识。都有点儿本事的人,都有点脾气,不给面这种事儿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