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6)
阳石子的食堂要关门了, 温欣回去就接到了食堂关门的消息, 不过食堂早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关门的消息并没有对阳石子人产生多少影响,知青们早已找好了搭伙家庭,队员们则开心村里又要发粮食了。
发的粮食都是去年的存粮, 有社会主义大食堂的时候, 队上会把一部分粮食全部划到食堂去,存在食堂的仓库。现在食堂解散了,会把这剩余的粮食全部分给大家。温欣他们三个新来的知青因为上一年度没干活, 分配标准是按着阳石子生产大队的队员最低标准, 月供三十斤粮。粮食是从食堂的粮仓里运出来的,一人一袋高粱面, 一袋棒子面, 一袋红薯,一袋杂豆, 总之都是粗粮。阳石子的其他社员们会好一点, 特别是家里成员多的, 有的还会分到细粮白面大米什么的。
七十年代的阳石子,人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以及最让人们关心的事情,莫过于吃的粮食了。六十年代刚过去,大家的追求刚刚从吃饱逐渐转变为吃好, 吃多少细粮, 粗粮细做怎么细作, 是邻里之间交流切磋的热门话题, 这时候分了粮食,广场上热闹非常。
知青们的粮食分下来,大家都直接搬到搭伙家庭了,大家都是各忙各的。平时在黑子娘家搭伙的时候温欣对于成分不好家庭受到的冷落还没多大的感觉,这时候大家全部聚集在广场上,这种歧视和嫌弃就显得格外清晰了,村里几户成分不好的家庭成员都是低着头站在角落里,黑子娘也是一样,领了分的粮食就站在广场边上的一颗柳树下。
“温知青,俺姐让俺来帮你搬粮食。”温欣转头,看到福气嫂子的兄弟大壮顶着红扑扑的脸蛋,一脸质朴的实诚,没等温欣说话,他就直接扛起温欣脚边的两袋粮食,
“那……俺给你……扛到知青宿舍。”
人家都扛起粮食了温欣也不好拒绝,急忙道谢,“多谢你了,大壮同志,不用去知青宿舍,你就给我扛去小黑婶子家吧,我在她家搭伙。”
大壮看了眼温欣,点了点头,啥话没说,吭哧吭哧走了。
温欣再转回头去,树下就剩了一个小黑妹了,她在树下看着粮食。今天小黑子不在,那么多粮食得黑子娘一个人扛回去,视线拉远,黑子娘正一跛一跛的费力的扛着一袋粮食在路上走着。
知青们都有各自的搭伙家庭,分完了粮食纷纷有劳动力上来帮着搬粮食,倒也不需要几个女知青做什么事。温欣跟旁边的刘悠悠说了两句话,让她帮忙照看她剩下的粮食,转身就向黑子娘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