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被否(2 / 3)
没那么多耐性的。她的耐性,在跟景元帝周旋时已经用尽。
所以,当景元帝一死,再没有牵制她的人后,她立时做起了唯我独尊,说一不二的未加冠的实际女皇来。
梁太后听了逸亲王的话后,想都没想着就给否决了,说:“梁家人的血性越发的没有了,你比皇上只小一岁。”
说到这儿,梁太后冷嗤了声,说:“你别听他们给你乱出主意,哀家自有安排,你就老实地等着就行了。”
逸亲王不明所以,说:“可是儿臣觉得梁大人说得也颇有道理,母后有何打算,与儿臣说声,也好让儿臣安心。再说,那小子怎么处置?”
梁太后心情不好,但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并知道逸亲王的性子,不说清了,肯定是会自做主张的蛮干。
但又怕说多了,逸亲王泄露出去,只得耐着性子说:“总之哀家不会给你当上,哀家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着你登上皇位。解决了这事,哀家正是要将太子拉下马来。”
逸亲王开心又有些不敢想信地问:“真的?母后已经想出办法来了?”
梁太后语气淡淡地说:“所以你就安分些。那个小子你要是还想留后手,就养到外面藏起来。不过哀家看是没什么用。”
逸亲王去了趟宫里,都未与梁礼商量声,便就着人将带过来的小皇子,带到自己远离京城的庄子上了。
皇上让人将元盛送到东宫里,魏芳凝看着元盛有些头疼。
按理说,这是非常不合常理的。
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虽然说大周的民风还算是开化,但元盛毕竟也十一岁,又是小叔子。这瓜田李下的,住久了,终是不好。
再说东宫也是宫里,除去太子之外,就是正经皇子,也是不能长久留在宫里。
像元盛十一,要么住皇子府,要么住十王宅。
明眼看着,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保护好了,皇上不会说他们好,可一旦出事,那可就全是她与太子的失职。
元盛给魏芳凝行礼,一直自称小道,也弄不明白,怎么就从道观,一下子跑到宫里来。
魏芳凝一面安慰着元盛,一面暗自地翻着白眼。
觉得皇上实在是奸猾,自己的责任一点儿也不想负。什么样的烫手山芋都往太子手上丢,真当太子什么都能处理好。
现在想想,魏芳凝也能明白些,上一世她与太子处不好,多多少少也有乾武帝的原因在里面。
本来她就误会了太子,而太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