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不忘初心 > 第142章 大宋我来了十七

第142章 大宋我来了十七(2 / 4)

是真要将儒家一系赶出朝堂,只要对大宋有用的人,不管是哪一派的,他都愿意启用,这就是要看真本事了。

想必时间久了,这些人,自是能明白他的深意。

不过,目前这情况,还是要安抚一下的。

是以,哲宗陛下又下明旨,提了一位儒家学说的大佬,任命他为太子太傅。之后又在朝堂上赏赐了几位名臣。更是拨款给孔圣人重修孔庙,给足了儒家一系的脸面。

这下,儒家算是看到了希望,皇帝并非真要赶尽杀绝,还是要用他们儒家一脉的。更何况,下一任皇帝是他们儒家教育出来的,还能偏帮其他人?

那现在这些跑来分权的,还能落个好,士大夫们顿时就不急了,且看日后吧!

其他几家的人,更是在心中暗赞,皇帝真是打的一手好牌,太子太傅。太子在哪呢,大宋还没太子呢,皇帝没儿子,前皇帝成赵王了。

要选太子,早着呢,别忘了,之前陛下下过的诏书,若想成为大宋掌权者,必须在‘皇家军事学院’学习三年,从军两年。

当然了,这些人都是聪明人,没人将这点说出来。

儒家也并非看不到这一点,不过,太子早晚是要立的,儒家独占朝堂可有上千年了,大宋尤甚,自太/祖起,就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他们还能玩不过这些刚露头的土包子,慢慢来吧。

这些暗潮汹涌,赵熙自是不会去管,只要这些人在为大宋出力,还在他的掌控之中,这就够了。

做皇帝,有时候就得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情是不能说得太明白的。

就像儒家这事吧,他明明不想他们独霸朝堂,却是绝对不能,也不敢说出来,这要是现在就说出来,只怕大宋的天下就真要乱了。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重要的是,大宋在稳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均生产力增强了。

出海的商人,带回不少有用的信息,还带来了许多当地的农作物,虽还在试验田中试种,但陛下已先封赏了此事的大功臣——连家家主连弘义为男爵,若这些农作物真能在大宋培育成功,自会另有重赏。

这一下,商人的积极性更高了。

去蒙古做生意的,也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不只得了金钱上的实惠,还得了皇帝亲书的牌匾。

一切都在欣欣向荣的发展着。

大宋虽还偏安一隅,却已有冲天而起之势。

※※※

大成女子学院的比武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