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父亲的故人(10 / 12)
是姓汪了,他哪里知道,汪风云这样说不过是为了保全染染的名声罢了。
男女七岁不同席,更不要说一起出门了,为了避免那个爱吃醋的玉辰生秋后算账,也为了染染的名声,汪风云才说染染是他的家妹,当然了,依照他现在和白家的关系,说是家妹也不足为过,反正他早已把白家当成了自己家,白家也把他当成了一家人。
“她先前的丈夫可是上门的?”染染问道,并没有纠正里正对她的称呼。
里正摇摇头:“不是,赵美玉是她丈夫家的童养媳,跟她丈夫两人是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感情极好。”
染染点点头,也难怪赵美玉不愿意再找人家,撇开一切的外来因素,究其原因就是她心里只有她那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丈夫,所以才不愿意找别人。
汪风云问了几个问题后,留下了两位腿脚有些不便的六十多岁的老人家和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老人家名为:赵岳菊和赵岳封,中年男子名为赵罗云。
至于那些小孩子,汪风云倒是没有选,他心里早就有了一个人选。
里正赞善的看向汪风云:“小伙子眼光不错,他们可都是我杏花村手艺最好的人。”
“里正缪赞了。”汪风云端正态度,把自己能够给出的待遇说了一遍:“我选您们是觉得您们的手艺值得晚辈学习,当然,您们要是觉得晚辈给出的待遇不符合您们的要求,也可以拒绝。”
汪风云给出的待遇和染染面馆的待遇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木匠属于手艺活,很考究个人的动手能力,所以比染染那里多了几项的福利,吃住白家都包了,每个月还有三两银子的月钱,每个月看个人制作的家具另外加算奖金,工作满一年后还有工龄奖,每个月比新员工多五百文钱。
这些福利一说出来,直接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平常人家一个月的伙食费也就才几百文钱,要是一个月能够一两银子作为花销,那日子过的不知道有多好。
那些没有被选上的人都羡慕的看着那三人,倒是没有嫉妒,他们都只是觉得是自己的技术不够好,所以人家才不选的。
这么好的福利自然没有人拒绝,很快他们就回家收拾好衣物后,就可以跟着染染他们走,杏花村的里正也很是高兴的和汪风云唠家常,比如家里住在哪里,有几口人,家里做了些什么生意。
汪风云都简单的挑了一些回答,知道他们是杨河村过来的人后,里正的态度又热情了几分,他很是感慨道:“前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