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032(3 / 4)
王烦着呢!”
司马棣腾地一声坐下,心中难免憋闷。不过倒是他主动找到天香楼瞧一瞧名动益州的涂娘子。并不是旁人绑他去的。
怪只怪,事情也凑巧地太过匪夷。
对面这位气定神闲的白兰国主在此中可有推波助澜?
司马棣越想越糊涂。
姜钰笑着问春娘,“你适才说还准备了什么舞?”
春娘立马精神起来,咕噜爬起来,谄媚道:“金钱杆舞。出了益州城,外头见不到的!”
姜钰点点头,“等着甚是无聊,来瞧瞧吧!”
司马棣看了她一眼,合着她是准备等着审刘智?
姜钰像是猜到他心思般,似笑非笑道,“怎么?王爷要撵客?”
司马棣哈哈大笑起来,“如何能让姜公子扫兴而归啊!”
春娘见状,赶紧让人准备。
不多时,对面戏台上鼓声作响,两人踩着鼓点走上台前。
只见一人旦角打扮,红衣绿裙,娇艳柔美,一人丑角打扮,脸画红黑,夸张滑稽。
两人手中各握有一竹竿,金箔缠绕,两头凿孔串挂着三十二个铜板,金杆两端还缠有红绳飘带,随着金杆上下飞转。
那旦角挥动金钱杆,时左时右,或前或后,忽上忽下,敲打脚背、手臂或是肩膀,真是舞得眼花缭乱,欢腾至极。
丑角围着这旦角跳跃不止,谄笑不已,一副为你掏心掏肺之态,怎奈旦角兀自跳着,丝毫不理他。
丑角开唱道:“正月花灯挂天上啊,妹妹看灯哥来陪啊;哥哥爱把钱杆耍哟,妹妹羞藏花灯后啊!”
司马棣笑出来,“有趣有趣!比京城里的大戏有意思!”
“嗯!此舞倒也清新脱俗,很有地方韵味!”姜钰评价道。
末了,她转脸看向崔良玉,问,“你曾师从益州书院林禾源,听闻他对益州民俗多有研究,想必你对此舞也有一二见解?!”
司马棣一惊,“崔公子何时来过益州读书?竟师从林禾源?!”
崔良玉淡然道:“大足三年,来益州不过两年!”
司马棣心里一算,大足三年是七年前,那时崔良玉不过十三四岁,如何得了机缘竟拜在林禾源门下。要知道这位林禾源堪称大雍骨头最硬的老学究。
父皇听闻他能耐非常,几次三番下旨请他去雍城做官,好为朝廷出力。谁知这个林禾源推了又推,就是不肯出仕入京。
他在益州城外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