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丹书铁劵(1 / 4)
元帝也不愿如此草率的贸然出宫,城西细柳营、城中的羽林卫,眼下肯定都在舜纯的密切注视中。只要乐熠稍有动作,舜纯就会察觉。若宫外没有接应,就算出了宫,三人两骑,手无兵将,该当何去何从?
先前,也元帝曾与初苒一道揣度过舜纯与萧萝阳的计划,认为他们一直以来,所求的都是名正言顺的窃朝篡位。虽然舜纯曾经急不可耐,冒进焦躁,但是这次控制大晟宫,软禁元帝相当顺利,是以,舜纯紧锣密鼓的四处准备之时,仍在与宋恒道朝堂博弈,争取多数朝臣支持。可见他还是想兵不血刃,窃取皇位。
元帝心中略宽,抬头道:「乐卿不必急躁,舜纯眼下还未稳操胜券,不会立时就夺了朕的性命。虎符虽已被舜纯擅取,但是朕手中还有八道『丹书铁券』,乃先帝所制,无人知晓其可在危机之时传达圣意,节制诸王!」
乐熠听了,脸上顿时浮起喜色。须知元帝所说的「丹书铁劵」,乃是先祖皇帝用精铁铸造,上以朱砂立下铁契,赐于诸王世袭,用作免罪、免死之用,皇帝与诸王各持一半,等同盟约。表面看来,这是先帝对诸王的承诺,若诸王有事,则可持此铁劵去面见皇帝,请求宽恕保全。
但是景帝后来又重铸铁券,原来还加了这一层意思在里头——即诸王若见了皇帝所持的铁券密诏,则表示大晟危机,诸令俱废,自此只听从皇帝一人调遣。
说话间,小禄子已取了沉甸甸的「丹书铁劵」来。元帝递与乐熠,又展开一卷疆域图,指着诸王封地道:「朕的两位叔叔山阴王和胶西王如今都已年迈,且其所辖之兵有限,只宜驻守。乐卿可遣密使持铁券前往,晓以大局,莫让暗族人有机可乘即可。」
乐熠点头称是。
这样一来,大晟七王去了两位老王爷,便只剩五位藩王,依次是衡山王萧谨之、东郡王萧茂之、懿王萧子珩、恭王萧悦之、顺王萧若禅。
其中顺王萧若禅已然废为庶人,封地南海郡交归朝廷;恭王萧悦之现正在琼州,和聂鹏举一道对峙齐姜。而衡山王萧谨之则是个只读诗书的闲散王爷,且其封地远在大晟最南的闵州。
眼下最机动的就只有东郡王萧茂之和懿王萧子珩。
东郡地处晟京以北、朔城之南,衔接两地与元帝和聂焱之间呈呼应之势。
元帝手指在东郡轻轻一点,微笑道:「朕这位四弟大智若愚,赤胆忠诚,父皇当年赐东郡于他,便有让其拱卫京师之意。现下朔城有聂焱一人足矣,乐卿可令密使告知四弟,只需盯紧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