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珍珠的光华(3 / 4)
师点了自己的名字,终于还是站了起来,并缓缓的走到了讲台的中央。
孟静呢?自然也非常识趣的走到了台下,回到她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在还未开始唱歌之前,杨老师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居然给已经站上台的肖子涵提出了一个问题:“肖子涵,这首《歌唱祖国》是几几拍的?”
杨老师为何有此一问呢?
大家都不得而知。
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台上肖子涵,看她是否答的出来。
杨老师的这个问题,孟静也在下面仔细思考了一番。
好像自己还真不是很确定,是四分之二还是四分之四呢?
真不确定。
那么肖子涵能够回答的上来吗?
作为孟静来说,她当然希望此时站在台上的肖子涵回答不上这个问题了。
“是四二拍的。”可惜的是,肖子涵用她那双清澈如泉水一般的双眸注视着杨老师的眼睛,想都不想的就给出了她的答案。
并且,从她那坚定而又自信的眼神中可以读出,她确定自己的回答是正确的。
“正确。那你认为这首歌在唱的时候,最难的地方在哪里?是什么可能会影响到合唱时的整齐。”杨老师继续问道,而且很明显,他的问题也越来越难回答了。
如果刚才那么简单的问题孟静都不确定正确答案的话,那么杨老师的这第二个问题,她就更加回答不上来了。
可是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难倒站在台上的肖子涵。
肖子涵在音乐方面还是比较有天赋的。
每首曲子,对她来讲,她都会有自己的见解。
毕竟,对于一个会唱歌、会跳舞、会指挥、还会乐器的人来说,这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于是,她简单思考了一番后,慢慢的回答道:“这首歌是四二拍的,看似很简单,但是其实不然。因为它开唱的第一个音,是落在第二拍上,也就是落在了弱拍上。这样的话,在唱的时候就会增加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合不上拍。”
肖子涵回答完毕,台下的同学们都是听的一头雾水。一个个都用一种听天书般的神态注视着肖子涵。
毕竟对于门外汉来讲,是不太好理解她说的这些是什么意思的。
孟静也是一样,肖子涵的话,她一个字都没有听懂。
但是她心里还是想着,希望她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
“答的好。说到了点儿上。确实,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