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百工匠心 > 第136章 待价而沽

第136章 待价而沽(2 / 3)

工听见咣咣咣的砸门声,开门看见气喘吁吁的杨兰杰,笑道:“直接跑着来?”

杨兰杰瞪了一眼,赶紧关上门,二话不说拉着鲁善工就往屋里走,急切道:“在哪?快让我看看!”

鲁善工嘿嘿一笑,对方如此反应更加肯定十钟山房的价值不菲,从柜子里拿出十二册,摆在杨兰杰面前。

“真迹!”

“居然真是光绪九年版!”

“孤本!百年孤本啊!”

杨兰杰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捧着十钟山房,双手颤抖着,许久才震撼道:“没想到有生之年能亲眼见到孤本现世,死而无憾!”

鲁善工也坐下,有些迷惑道:“孤本?不至于吧?”

“哎,老弟,你太小看传世印谱的价值喽!”

杨兰杰恋恋不舍放下印谱,深吸口气,冷静下来道:“六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典籍作为重要标志文明的牌记,一直与文明社会并驾齐驱,见证着历史的冷峻和丰富。”

“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对典籍的尊重程度,几乎成为对一个历史阶段的盛与衰的评判准则。”

“然而随着朝代更换、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有文献价值,还具有文物价值的古籍善本,更是觅足珍贵,变成世代文人一直无法忘怀的珍宝。”

鲁善工点头认同,古人得到知识的途径很少,书对于文人来说是笔巨大财富,所以才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典故。

因为版本出处的不同,收录文献的多寡,校检程度的精劣,印刷质量的高低,出版时间的早晚等等,就让古籍有足本与残本、精本与劣本、古本与今本、孤本与复本等方面的差别。

杨兰杰还是忍不住,又把十钟山房捧起来,用手慢慢抚摩道:“清以前出版并存世的虽有不少善本,可大多被藏在国家图书馆或博物馆里,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中。”

“还有少数在海内外私人藏家手里,也轻易不会出手,所以市场上常见的大多为唐人写经、宋版残页、元明清前期古籍,可谓乏善可陈,难成系统。”

“剩下大量是清中后期与民国书籍,更得让人沙里淘金,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像宋元刻本、明清以及民国成体系的精刻本都是拍卖场上的常客,墨迹本更是近年来最为抢眼的品种之一,大多是孤品,其中凝结古代收藏家毕生的心血。如果拍卖场上的墨迹本出自名家之手,自然会引起激烈争夺。”

这点不用他说,鲁善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