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步步维艰(加一更)(3 / 3)
手工业技术和工艺得到长足发展,宣纸加工已经达到巅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称书画用纸为宣纸。
那时的宣纸主要产于赣西,多供内府使用。由于世面上这种纸很少见到,得到的人只会在字画装潢的引首用上一小条,就好像是豪车的标志,用来装逼。
宣德纸至薄能坚,极其精细,厚者可揭七八张,白笺坚厚如板,面面砑光如玉。
在当时的同类型宣纸中,陈清款以其技艺高超而拔头魁,成为第一品牌。
郑板桥有诗:墨竹一支宣德纸,香茗半瓯成化窑。
这时候就要说到造纸世家,曹氏。祖先曹大三因避乱,于1289年率族人迁居小岭,初期条件十分艰苦,忙于辟草开荒、垒堰造地、搭建屋舍。
开始全面系统地以青檀皮为原料制纸的历程,手艺代代相传,明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作为原料,但小岭曹氏出于生计的需要,对外严格保密。
即使在家族内部和姻亲间,也采取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甥的措施,严格防止技艺外泄。
曹家造纸流传至今,现在是造纸圈第一品牌,就连荣宝斋都趋之若鹜,每年作品供不应求,只有顶级老字号和国字头博物馆才能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