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初战国家队(2 / 3)
容在上半场的表现。在他的理解里,银龙队并没有给国家队造成足够的压力,他很难相信这种质量的比赛,会对国家队的备战有什么帮助。
双方上半场看起来踢得很热闹,但银龙的抵抗其实都是象征性的即使这样国脚们也才打入两球,状态确实堪忧。
这一点李良的判断和高博宏、廖秋一致,正是由于几位中场主力状态不佳,高博宏才制定了冲吊为主的战术打法。
李良决心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国家队在确保稳妥的情况下,他想给对手们带来一些压力,而不是再继续上半场其他人“跑龙套”式的踢法。
除此之外,李良心中还有些其他想法。
从冯啸那里得知,是国家队的老领队廖秋坚持把自己征调来参加陪练的,李良对此非常感激。即使为了廖秋,他也决心要拿出像样的表现。
而且,从知道自己要参加陪练之后,尽管明知道不可能,但李良也开始暗暗憧憬能借此敲响国家队的大门。
下半场比赛以开始,李良马上发觉国脚们的表现和上半场完全不同。
国足撤下了高中锋许扬,替补出场的18号耿林身高虽然也达到了1米85,但他并不是以头球抢点而著称。
耿林喜欢控球,体能好,活动范围大,攻击手段多样。很多年前还在在国青队时,就被当时的主教练,德国人克劳琛誉为是个“能为全队做出牺牲,踢法非常现代化的全能型中锋”。
那一届世青赛上国青队表现抢眼,打出了令世人惊讶的成绩,耿林也把队中的两名明星前锋效力于曼联的董卓方,以及队内最有天赋的梅剑卿全部挤到了替补席上。
但美中不足的是,耿林的临门一脚一直是弱项,所以他始终不是一个高产的前锋。
耿林的上场立即改变了国家队的中前场,国脚们凭借着高出一筹的实力很快就打出了各种攻击套路。
银龙队的年轻球员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中后场被彻底打散,一时间银龙队甚至连球权都很难得到。
李良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前锋康志杰身后,和他对位的是8号后腰蔡慧刚。李良很快意识到, 8号将会是自己的大麻烦。
通常来说,足球运动员因为长期进行大量有氧运动,所以体型一般都相对比较匀称。而蔡慧刚天生体格异常健硕,他的身高略高于李良,但体重远远超过了李良。
银龙队好不容易得到一次反击机会,李良刚刚得球,蔡慧刚就用身体成功的挤开了李良,轻松断下了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