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辩论(2 / 3)
苏国,据说后面的琅琊国,全国百姓不论男女老幼都准备沿街洒扫,静候先生呢。”
“啊……”张全有些惊讶,还以为这些百姓是“被组织”过来的呢。但真的是自发的吗?张全表示不信。但眼下既然人家都说是自愿的了,张全就权当真的吧。
“这……真的是让张全惟惶惟恐。张全何德何能,当百姓如此厚待。”
“张先生不必自谦,您当得如此。此外,百姓也是希望张先生能指点一条致富之路。”
“那是应该的。即受百姓爱戴,张全当在苏国演讲三天。”张全给出允诺。对方做如此声势,肯定是有所求。而张全想来想去,对方所求无外乎更加详细的治国策略。
之前,张全一路走来所说的,都是一些很笼统的、大而化之的事物,涉及到具体的、可以着手实施的策略,却很少。所以,苏国显然想要得到可以“拿过来就用”的治国策略。
果然,苏萌听到张全如此说,立即笑了。“我立即派人告知陛下这个喜讯。
先生,请,我为先生牵马。”
这一次,张全犹豫推辞一下,却是推不过了。
苏萌牵着马车向前走了一段路,之后才将缰绳交给别人。
…………
龙马飞奔,不用一个时辰就将边关的情况送到帝都。
苏国的皇帝得到了消息。
但苏国其余的人也得到了消息。
“张全来了!”苏国、儒家最有名的书院、明德书院的院长、大儒‘苏渐’也接到了消息。
“走,我们去拜见陛下,顺带看看这个叫张全的!”苏渐虽然是大儒,但这时语气也有几分不忿。
张全只是几个人,一路走来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年儒家进入瀛洲西方沿海各国的时候,那个艰难啊!这对比就已经让儒家愤愤不平了。
更别说,张全一路走来,如同刀子一样捅进儒家的学术思想,这让儒家众人很是不平。
所以,在苏国,儒家准备展开第一场正式的、正面的反击。
而作为儒家在苏国的大儒,苏渐就被推举为这一次的代表。
“苏渐老师离开书院了!”
“快走啊……”
一时间,苏国帝都通州城开始热闹了,人们争相奔走,无数人开始涌入帝都城内,渐渐帝都人满为患。
眼见如此情况,苏国皇帝大手一挥,“在城外建立一个临时的广场,就在城外展开辩论。朕亲自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