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伏兵以待(2 / 3)
后,刘璋这才放心了一些。
张鲁主动出兵100000部众进行示好不错,杨锐也只是接受了其出兵的要求,可并没有因此再对其承诺什么,他始终认为张鲁是反叛性质的势力,放任下去甚至会对己方势力产生影响。
杨锐有此认知,也是通过对张鲁势力组织形式的不同所决定的,涉及到信徒之类的,往往粗暴而又狂野,就像黄巾起义一般,杨锐不得不进行防备。
因而杨锐对刘璋的承诺并非空头支票,而是其真实想法的体现罢了,杨锐虽然不会一直放任各方小势力存在,也不屑于在这种事情上有所诓骗。
刘表势力的表态就有些值得玩味了,他也是主动进行表态的,不过所表态的对象是汉室小皇帝刘协,而并不是本次国战大都督杨锐。
同时刘表也没有给出具体的出兵额度,只是说届时根据米国文明区域参与国战的规模而定,定不遗余力之类的。
眼下刘表的处境其实已经十分不妙,本来也正如史实之中诸葛亮的分析一般,荆州乃是四争之地,如果不是强有力的实力,本身就很难控制。
何况现在杨锐已经在北方地域崛起,江东孙坚势力也在逐步壮大之中,并且已经站稳了脚跟,西方刘诞也曾经在杨锐的安排下先后两次出兵掣肘。
刘表的日子可以说并不好过,以至于其先后数次出兵袁术遗留的豫州、扬州地盘,试图切一块蛋糕,都是无果而终。
刘表的表现大有敷衍的用意,以其处境倒也十分正常。而实际的情况,刘表并不是喊得最响亮的,喊得更加响亮的还另有人在。
最为突出的要数已经退避西北的曹操,以及避难位置都不确定的袁绍了,这两人纷纷向汉室小皇帝刘协上书,歇斯底里地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出力的决心。
前次国战,甚至包括屡次三国文明区域内部的评判,不可否认这两人都出了很大的力气,同时在数次平乱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然而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曹操与袁绍辉煌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当前曹操已经被杨锐逼迫到了舞台的边缘,而袁绍更是已经从舞台上摔了下去。
两人正是过气的英雄,被剪掉了爪牙的猛兽,眼下这会儿虽然依然上书刷存在感,说他们是远见卓识为东山再起做铺垫虽然不为过,但是更大程度上他们更像是垂死挣扎罢了。
拿到两者的上书之后,汉室小皇帝刘协甚至还慌乱了一下,生怕因此而触怒了杨锐,不过杨锐却是轻描淡写,并没有任何迁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