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小捅一刀(2 / 3)
面岸边已然修筑起条城墙,欲阻挡吾等渡河脚步,此城墙绵延以万里计,想必绝难突破,此乃吾通告诸位前来议事之原因……”
等到六路主事人到齐,袁绍将探查士卒所获消息向几人详细做了说明,在场几人也是无不大为意外,对杨锐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大项工程十分意外,其中也不止人与袁绍般想到了阵法和障眼法之类。
“吾已再次派人前往探查,诸位手中若是有何奇兵,此时不若也共同出份力气,摸清楚对方虚实为好,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是此番道理……”
待到几人商量、酝酿阵子,袁绍再次出言道。
干诸侯已经不是第次会盟,袁绍也已经不是第次当盟主了,因而对于盟军各种军事、后勤管理已经拥有着相当的经验,对于各自部众和资源的调配也有着成熟的做法。
先便是粮草方面,袁绍和会盟的各个诸侯各自负责供应己方补给,若是出现短缺,则以金钱为支付手段与袁绍进行交易,袁绍这盟主则负责保证粮草供应。
虽然大汉历年来直处于灾情当中,而且前阵杨锐也毁坏了袁绍后方为数不少的粮草,但是冀州是主产粮区域,袁绍也为战事做了不短时间的准备,因而其手中粮草还是能够保障当前战事所需的。
而在军事管理方面,袁绍同样吸取了当初群雄讨董之时的教训,虽然并未整编几路诸侯的兵马,但是却给各路诸侯分派了协同的任务,律不准单独行事。
加之其中袁绍、曹操、刘备几人都是参与过群雄讨董剧情的,并且议事之时几人都纷纷现身说法,点名协同的重要性,因而各路兵马倒也分工明确、令行禁止。
这也是杨锐此前想要趁着各路诸侯刚刚会盟进行偷袭,而没有能够找到突破口的主要原因,可以说此时河北各路诸侯防御警惕性极高,相互部众之间也没有留下缝隙。
“报!陈宫大人部属来禀河内相关事宜……”
“快请进来。”
袁绍与各路兵马主事人商议,都考虑到了杨锐紧邻黄河城墙对进兵的严重阻碍,这边还未商量出有效的突破措施,陈宫的名信使也带来了河内郡的消息。
“嗯?吾早已想到此事,可惜河内诸位将军不听劝阻,却是没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
河内信使附耳陈宫言语几句之后,只听陈宫皱眉叹息道。
“不知公台所言何事?”
旁的曹操听陈宫如此说,已是隐约猜到河内郡可能出了什么事情,于是出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