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转嫁刘辨(2 / 3)
协竟然主动上门讨要传国玉玺了,即使其中很可能是曹操在使手段,杨锐觉得也要给出一个名正言顺的说法才是。
杨锐将具体的情形略微描述,在座众人已是清楚前后事由,不过却是很少有成熟的意见提出来,只是典韦等几名历史名将小声议论着,要干脆打发使者回去,不把传国玉玺交给小皇帝刘协。
众人却是知道,如此简单处理肯定会有一些影响,无论是对于杨锐声望,还是给天下人的交代,此时杨锐据有传国玉玺算是逾越之举,除非杨锐也像袁术一般直接称帝。
传国玉玺意义不凡,甚至事关称帝这种选择,一干文臣武将也是少有的想不出好法子来,多是以几人讨论为主,一时间并没有谁能够提出成熟的意见来。
“禀主公,昱思量再三,以为此时不如将少帝刘辨抬出来,以其名义据有传国玉玺,亦学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何?昱之短见,还请再议……”
直到众人商量一阵,却见得程昱突然前出一步言道。
依照程昱之言,竟然要将尘封已久的少帝刘辨请出来,甚至杨锐的部将当中都还有人不太清楚刘辨的具体情形,因而一时之间众人更是议论纷纷。
当初董卓之乱时,少帝刘辨的消失十分突然,而杨锐部将当中详细知道刘辨去向之人也没有几个,在杨锐的授意之下,程昱难免又是向一干部众好一番解释。
既然程昱都已经道明了出来,此时说得清楚一些倒是避免了一干部将各种猜疑了。
至于此话题会不会传扬出去,杨锐倒并不如何担心,此前便有刘辨在杨锐手中的传言,只不过外人得不到任何证实罢了。
此时即使在座众人口风不严,传扬出去也未必就能够让外界之人相信就是。
不过程昱的提法却是让杨锐不得不慎重,刘辨乃是汉室正统,甚至比刘协还要正统一些,毕竟刘协乃是董卓所立皇帝,而刘辨则是原本汉灵帝所册立的皇帝。
若是杨锐猛然间将刘辨再次请出,三国文明区域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说不定。
同时刘辨一旦再次出世,即使杨锐学曹操那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各项事宜处置程序上也将麻烦不少,再者还要给刘辨找都城、立家室之类的,杨锐不仅懒得如此操作,也有些不屑如此去做。
杨锐各个部将显然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顾虑,这一次提出建议的程昱也是本着商量的态度,一时之间也没有人出面来相应这个观点。
如此情形一直持续了一段时间,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