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2 / 4)
前两计固然是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以濮阳城的地势不具备被水攻的条件,而刘岱自认也不会被以任何形式骗出城去。然而青州部众的表现实在出奇,难保不会再弄出其他动作。
又是一日时间熬过去后。刘岱担心的事情似乎终于出现了,来自濮阳城周围的数名报信士卒不正常地出现在了濮阳城内,将乔瑁太守正在四处恢复影响力的事情传递给了刘岱。
东郡一郡之地原本就是乔瑁的地盘,乔瑁再次出现收拢势力,明显是不给他刘岱活路啊!
乔瑁在东郡是有着根基的,如今趁着青州兵锋在东郡恢复影响也不是多难的事情,而且刘岱同样也知道泰山郡太守丁原部众正在做的事情,若是青州州兵、乔瑁部众与丁原部众将东郡地盘悉数瓜分。即使是濮阳城最终保下来又有什么用?
刘岱为了能够尽量长时间守住濮阳城,最初也同样将城内的npc百姓疏散得差不多了,东郡各地若是被乔瑁几人全部占了去。刘岱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所有根基。
同时青州之兵还说不准会围困濮阳城多长时间,时间拖得越久对刘岱而言也将越不利!
可以说刘岱不但面临着失去根基,同时更为直接的是还面临失去民心……
想到此处,刘岱考虑一番之后竟然直接派了使者出城,找上了杨锐,将此前杨锐提出的所有条件答应了下来。
刘岱的反应出乎了杨锐的预料。原本近几日以来杨锐还在与郭嘉等人商量着如何逼迫刘岱就范,或者有什么计策可以拿下濮阳城的。没想到在杨锐刻意放了几名刘岱的通信士卒进入濮阳城,将乔瑁的行动消息带给了刘岱之后。会产生现今这番效果。
如此一来倒是省去了杨锐不少功夫,毕竟攻取濮阳城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说实在的,杨锐提出来的条件已经足够将刘岱逼入绝境,攻不攻濮阳城倒是不那么重要了,这些条件甚至相比起当初杨锐与董卓达成的协议也是不遑多让。
首先是地盘方面,杨锐给刘岱提出了极大的限制,只将东郡境内范县以南的地带留给了刘岱,使得刘岱的地盘从最初大半拉兖州,变为了只有半郡之地。
刘岱作为兖州刺史,当初除去北海国、东郡以外,势力几乎涉及了兖州所有其他地域,虽然只是松散控制,到后来改史为牧之后才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实权,但是不可否认从名义上来讲他曾经有过很大的地盘。
这样的局面在群雄讨董之后却是被杨锐所打破了,先是协助乔瑁抵挡住了刘岱、袁绍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