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围定濮阳(2 / 4)
相互沟通、协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气氛,杨锐也是乐见其成,于是便没有急于出言。
至于高顺此时言语较少,杨锐也是习以为常,就像此前一般。若是高顺有自己特定的想法或者信息,定然是会说出来的,这会儿他没有过多言语只能说明还没有成熟的建议而已。
“诸位所见吾已清楚。不若吾等暂时挥军濮阳城,路途之中再做决断如何?”
“悉听主公(州牧大人)吩咐!”
“”
几人商量了一会儿之后,最终还是杨锐出面,决定先行进兵至濮阳城下,再商量如何回应刘岱乞降一事,原本郭嘉的意思也是要先行逼近濮阳。逼迫刘岱签订城下之盟的。
实际上这会儿杨锐自己也没有最终拿定主意,是否要对刘岱赶尽杀绝。还是要以获得既得利益为上,两种方案其实各有各的优点。
于是杨锐首先整顿兵马。于第二日一早便拔营而起,直逼濮阳城的方向而去。观县城内仅仅留守了20000名4阶黄巾士卒,用以守城和看守此前所俘虏到的刘岱士卒。
从与刘岱开战至今,杨锐两路兵马总共生俘了刘岱部众已经超过20000多人,携带这些俘虏本来就有些不便,杨锐便索性多留了一些士卒看守观县县城。
实际上观县四围的刘岱势力早已经被收拾干净,已经没有什么人能够造成威胁,因此杨锐留守士卒也主要是为了看管俘虏而已。
杨锐二十七八万大军一路疾行,沿途也没有刘岱势力相阻,两日之后已是悉数到达了濮阳城附近,又经过半日时间逼城下寨,拉开了架势,杨锐便派出使者前往城内去了。
“太守大人,烈阳州牧大人令小卒前来送书一封,并替州牧大人传话,希望太守大人能够在一日之内满足所提出的条件”
在统帅部众前来濮阳城的路上,杨锐与郭嘉进行了不少交流,在问过郭嘉详细细节的打算之后,杨锐几乎毫不犹豫地便采纳了接受刘岱求降的建议。
无论是郭嘉提出的索赔条件,还是限制刘岱的具体协定,都十分取巧,其中竟然给刘岱留了两三个陷阱,一旦杨锐哪一天再想征讨刘岱的情况下,其进展绝对比本次还要简单得多。
如此情况之下,杨锐当然是愿意接受刘岱投降的,只是要看刘岱是否会接受己方提出的条件了。
而充当本次进城送信使者的,正是栓柱子这名普通4阶黄巾兵士卒。
经过了多次战阵之后,如今栓柱子已经从最初的一名青涩士卒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