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情我愿(2 / 4)
韩黛翻看着杨锐犹有余温的身份腰牌,差一点便将自己的真实身份说了出来,好在及时发现之后随意换了一个名字。本来相差着城墙的高度,相互之间听得不甚清楚,杨锐倒也没有在意韩黛话语之中的漏洞,只是静候着韩黛的回复。
“烈阳州牧大人,通过汝之身份玉牌已经基本可以确认大人的身份,若是大人平时前来相访的情况下。吾等自然应当夹道欢迎,然而将军此时前来恐怕有些不太合适,大人借道而过当然可以。不过大人后方的追兵当由谁来抵挡呢?
此时袁绍太守虽然对家f对冀州逼迫甚紧,却是还未采取实质性的进攻,若是由于将军借过东平舒城致使吾等与渤海郡士卒发生直接冲突,岂不是吾之失职?又让在下如何向上面交代?州牧大人可曾想过?”
韩黛翻来覆去看过杨锐的腰牌之后,却是并没有马上开门使其通过,而是连续质问了杨锐数句。说出这些话之后。其实韩黛马上也有些后悔了,她也不知道方才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作祟。竟然向其父韩馥非常倚重的青州州牧质疑起来。
不管是韩馥还是韩黛,此时心中其实都非常清楚。渤海袁绍虽然未真正下手攻取冀州土地,却是在暗地里做了不少动作出来,冀州地界之内好几个郡县的官吏此时都是处于一种“听宣不听调”的状态,这一状况一方面或者是其父没有将冀州整合好,而主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袁绍在背后搞出的阴谋。
此时不仅是冀州的郡县地方官,即使韩馥的一帮子谋士、将领也分作了好几派,心劲根本用不到一块儿,不少人背后都有着袁绍操作的影子,韩黛对此同样十分了解。
而且韩馥近来一直都在打青州这张牌,对于集团内部反对的声音起到了不小的压制作用,尤其是在杨锐突入到渤海郡境内攻城拔寨闹腾的十余日,使得局势更加不明朗起来,韩馥集团内部很多望风而动之人态度上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因此韩黛十分清楚青州的协助对于稳定冀州的重要性,当然更应该给予对方州牧方便,让其顺利通过东平舒县城才是!
甚至韩黛还敏锐地觉察到了,此时若是与袁绍军直接开打并非不是一件好事,应该可以起到坚定韩馥对抗意志的作用!韩黛也很清楚,她的父亲自始至终都是抱着一些侥幸心理的,做事往往有些反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其面对袁绍时的被动局面
实际上杨锐不无将战事引向韩馥的意图,其女儿韩黛都能够看清楚韩馥的缺陷,作为当事一方的杨锐自然也很清楚韩馥犹豫不决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