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进兵之计(2 / 5)
草都是自己带来的,并不需要整合到一起再做分配。
对于袁绍的安排,杨锐很是不理解,并立即以副盟主的身份提出来,要袁绍考虑是不是共同进兵虎牢关。趁着对方准备不足之际一举击溃董卓的防御!
前段时间杨锐离开洛阳的时候就仔细侦察过附近的地形,现今群雄会盟的酸枣,位于黄河与济水交叉点的下游位置,距离虎牢关仍旧有不近的路程,几乎相当于由大山城赶往北海郡国的距离了,因此杨锐才建议诸侯跟上孙坚,才能真正实现首尾照应,甚至一鼓作气地拿下虎牢关。
“烈阳将军虽然此前屡有战绩。但是于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一途还是稍有欠缺啊,吾安置孙文台为前部,主要还是首先探明敌方实力如何,若是董卓事先设下埋伏,而吾方又不知情,贸然进军岂不是要吃大亏”
谁知杨锐才将此事提出来,袁绍竟然利用盟主的身份当即给驳回了。还将杨锐连带着奚落了几句,不但没有顾及杨锐的情面,看其表情神态就知道是故意而为之了。
“哼!好大的盟主架子!汝言之凿凿以孙文台为前部,可何时见过汝安置的中军。为何又要各方人马守卫险要,须知吾等千里百远前来是为会猎董卓,可不是与袁本初饮酒、吃肉,寻欢作乐的!”
对于袁绍的奚落,杨锐当然不会就此算了,当初董卓何等凶猛,都被杨锐呵斥数次,现今对待袁绍,还是对方主动挑衅的情况下,杨锐立即反唇回击,所谓的讨董大计倒还只是个借口,首先在气势上不能落了下乘!
“汝胆敢”
“胆敢如何?!”
袁绍未想到杨锐会有这般言论,听罢已是怒不可遏之状,杨锐却是针锋相对、丝毫不让,眼见局面马上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
杨锐对袁绍的性格也是有所了解的,如此争执一番少不得被其惦记在心里,以后伺机报复;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他袁绍的对头也并不少,得罪了袁绍的同时说不得还会拉近与其他人的距离。
最为重要的是,杨锐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可以不主动招惹别人,但是别人若是有意找茬,涉及利益的事情他杨锐是丝毫都不会让的!讨董结束之后诸侯之间很可能少不得有一番乱战,在此时刻更不能表现得软弱。
可以说,现实中杨锐是一个比较稳重、谦让之人,但是真正身处三国游戏背景之中,杨锐的脾性也在发生着相应细微的变化,这一点甚至他自己都未觉察。
“烈阳将军少语”
“诸位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