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2 / 4)
战斗力……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清季开国之后因为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将明朝的士绅阶层力量打的粉碎,国家用度比明季增长了很多。到康熙年间岁入超过三千万两白银,这个收入是相当可观的,而清廷不过养兵八十万,二十多万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加上少量的蒙古,和当年归附的汉军组成的绿营有五十余万,八十万军队的开销占了清廷每年财政收入的八成左右,每年花销在两千万以上,其中又以八旗独占大头,绿营只是少数。
清朝的武备也是逐渐废驰,从康熙年间八旗兵就不复当年之勇,可是由于重金养兵,其武备是在缓慢的下降之中,清乾隆中,仍以大军开赴新疆,平定准部和回部叛乱,乾隆的十大武功有一多半是凑数,有几个是打肿脸充胖子,但平定新疆之乱,绝对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战功了。
数万清军以满蒙兵为主,万里征途远赴新疆,甚至以察哈尔各部丁口连家属一直移驻新疆,数百年后还有察哈尔部蒙古人形成的自治县,也是为了维护西域疆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至于尽屠准部十余万人,也是使西域彻底稳定下来,回部也在屡次反叛后被征平,其重金养兵,毕竟还是有效果的。
而大明帐面上的兵力数字是清廷的几倍,以武备来说,则败坏不堪,主要的原因还是受限于财政,以明初的财务体系来应对明末的复杂情况,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冯嘉会和他的幕僚倒不觉得以阳和到张家口的驻守会拿不下张瀚,他们担心的是拿下张瀚之后的事情。
朝廷一直在整兵备战,但有识之士无不认为朝廷的准备还差的远……按冯嘉会等人的看法,先把财税收入从一年千万不到涨到三千万两一年再说……不过就算真的有三千万一年,以现在文恬武嬉的状态,这银子是否有用,也是难说的很。
由于信心不足,自然是对动手擒拿或斩杀张瀚之事敬谢不敏……冯嘉会根本不想沾边。他已经是老迈之人,名声也不坏,被魏阉逐出京城,在总督之位上等若养老而已。这般事情,不做不行,做出来风评大恶,卢象升是心忧国事,一心报国不计自己的毁誉清名,而主持其事的崔呈秀和霍维华之流,则多半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为朝廷除一大害,便是赤裸裸的邀功之举。而洪承畴则是赶鸭子上架,迫于无奈而已。
冯嘉会则凡事不管,特别是对王汝槐这样与京中交接沟连,负责两边沟通的人,平时能不见就不见,这一次王汝槐突然上门,风色不对,当然是断然拒绝……
王汝槐又好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