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时间(2 / 4)
民变也是瞬间被平定的,想等这种时机,不可能……大人不会这么幼稚,他可比我强的多了,但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和记在等的时机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等一个契机,一个变化。”赵立德盯着成方道:“一个叫和记迅速暴起,将整个大明纳入囊中的契机和变化。虽然我不懂这变化何时才会出现,不过我知道,和记的实力越强,这种等待就会越发叫人焦急。就象这一次的按兵不动这样,其实很容易挫伤士气。如果大人叫我们等候的时间过长,很多人会忍耐不住的。”
“我要警告任何一个方面的人。”成方道:“大人最强调的就是纪律,任何违纪者不管是何身份和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等待的肯定是严惩。老赵,你不会想着立下大功,最后却被和记赶地出门吧?”
“那当然不想。”赵立德自嘲的笑笑:“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情报人员,好酒,好烟,很高的俸禄,这些我都离不开,我可不会做蠢事,但我担心有人会做蠢事。”
“发现一个处理一个。”成方有些苦恼,但还是相当坚决的道:“和记是一个讲纪律的地方,谁敢挑战这一点,就叫他付出足够的代价。”
赵立德看看成方,这一次他没有再出声,一个优秀的情报人员必须真真假假,并且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
这一次算是把成方真的试了出来,原来这个行军事主政官员级别的也是不知道和记在近期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最多是知道打算向察哈尔人用兵,这事已经专达到营级军官,根本不算什么机密。
赵立德有些苦恼,或者找温忠发试试?
根据这两年的观察和分析,和记明显是有稳定的时间轴,一切的行动都是按着计划在做,似乎就是应对着这一两年最多三年的大局在部署,张瀚的行事一点不象再等十年八年的样子。根据皇帝的年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布局十年之后,经济,政治,军事,都可以按十年到十五年后的爆发来布局。
如果和记不是过早发力,受到了朝廷的忌惮和限制,那么现在可以在南京,荆襄,四川,江南,这些重要的节点开始布局和安插人手。
以十五年的时间来算的话,到时候只要一暴起,半壁河山可能在眨眼间易主。
为什么是十五年的时间线,按赵立德的想法,大明天启皇帝的身体可能也就近十来年左右,到时候皇帝驾崩,东林党肯定会反扑,很可能又是一次腥风血雨的政争,那时不管有没有大规模的内乱,和记总会找到出兵的理由和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