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节点(2 / 4)
而我和裕升只有十几个团,投入前线的不过九个团,不过三万战兵,加上辎兵也不到十万人!文澜的赫赫武功,已经足够名垂青史了!”
孙敬亭颔首同意:“这倒是事实!”
眼看着和裕升的实力越来越强,青城战场就摆了九个半主力团,加上东线各堡的两个半驻守团,留守李庄内地的部队,皮岛募兵,十三山的兵马,台湾的兵马,主力战兵最少已经有十六到十七个团,每团三千三百人左右,主力战兵已经超过六万人,辎兵在今年内肯定超过十万人。
辎兵已经要编军了,而且是一军五个团的超大编制,赵世文一直总领辎兵,现在辎兵最少要编三四个军,对很多被团指挥门槛挡着路的军官来,转到辎兵去干上一阵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团体,真的如朝阳一般,旭日东升,朝气蓬勃。
“等着进青城吧。”李慎明意气风发,气概豪迈,忍不住大笑起来。
“至之兄,一起去吧,这等事,千古难遇。”孙敬亭看出孔敏行有些犹豫,和众人一起进青城当然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也意味着日后很难再独善其身。孔敏行到目前为止,算是迈进了一只脚,还有半只脚留在门外,他的犹豫显然来自于对日后之事的衡量考虑。
“至之!”李慎明有些嗔怪的道:“你我之辈也算饱读之士了,你想想,我太祖高皇帝被称为自古以为得国最正,而文澜就算将来有什么举措,这一块地盘他当家作主,自立门户,一句以正道得国,算不算吹嘘?”
“不算。”孔敏行为人处事向来公允,他态度坚决的道:“文澜这一国与大明无关,完全是自己一手一脚打下来的。”
“那不就是了。”李慎明道:“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我想就算是尊家并令师徐老先生,也没有理由责怪你什么。就算文澜将来有什么举动,定然也是尽量与大明友好共处,不会出现你想象的那般情形。”
孙敬亭也微笑道:“文澜对当今皇帝还是很忠诚的,私下里提起来,也皇帝是秉性仁厚的天子。”
这的倒也是,孔敏行知道张瀚对天启皇帝评价很高,对当今皇帝对于和裕升的一切限制也并没有明里暗里表示过不满,甚至是主动遵守皇帝的安排,团练在内镇确实没有扩大过,到草原上扩军,那就和皇帝所的不相关了。
“好吧,”孔敏行见两个好友还要再劝,摆手笑道:“响鼓不用重捶,我随大伙儿进青城就是了。”
虽然大军才刚刚出发,还没有与北虏交战,但在所有人心里,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