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时机(2 / 4)
肯定也在内,甚至还有蓟镇的文武官员也在内,如果真的全部弹劾,这个案子简直就是国初蓝玉案那样的超级大案,最少要逮捕几万人,杀掉数千人,不知道多少人被免官军流……这种结果不要说王心一承担不起,就是东林党或是皇帝也承受不起的。
能搞蓝玉案那样的大案,也就是大明太祖这种开国的皇帝可以做,而且也并不是没有代价,把军中有能力的将领一扫而空后,靖难之役就陷入无人可用的窘迫境地,最终燕王夺嫡成功,虽然大明还是大明,但太宗成祖皇帝所用之法却几乎与太祖不同,治国的方略根本不是一个传承了。
考虑到后果太过严重,王心一的奏折主攻的当然是张瀚一人,其次就是郑国昌和麻承恩,其余各处有的是一笔扫过,有的连扫也没扫,这样最多是大同镇一镇倒霉,并不会引发太厉害的震动。
就算如此,当王心一的奏折送到京师之后,通政司和相关的部门看到之后岂敢怠慢,立刻便是送往宫中。
与此同时,和裕升的情报网络也是知闻此事,并且动用了在通政司和内阁里头的双重内线,在第一时间把奏折的内容弄到了手。
由于事态紧急,王发祥动用了最高等级的信息传递,塘报当然不是往李庄,可是也没有办法往集宁堡,只能分别送往兴和堡与小黑河堡。
温忠发等人进入兴和堡的时候,正好和急速而来的塘马一起进入堡城之中。
不论是小黑河堡还是兴和堡,光景都是与集宁堡不同,这边的北虏人数虽然也是远在商团兵之上,但并没有形成绝对优势,近来东路也收缩了商道,把骑兵集中起来使用,胸甲骑兵给北虏各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每次胸甲骑兵都是依托军台墩堡与北虏做战,每次战损比都叫北虏十分难受,这里围困的主力都是喀喇沁和漠北各部的兵马,原本战斗意志就很差,甲兵数量也少,北虏的战法也很差劲,完全是在被动挨打,经过长久时间的对峙,以兴和堡为中心,远到北方的二龙河堡,和裕升在战略态式上已经渐渐恢复主动,虽然会战还不到时机,力量尚且有些不足,也有一定的战败风险,但总体来说这边的压力比集宁堡方向小太多,最少温忠发和塘马都是毫无滞碍的抵达兴和堡,并且十分顺利的进入其中,远方有一些北虏游骑,不过北虏并没有过来的打算,骑兵们远远的看过来,马匹和人都凝滞不动,象是一尊尊石刻的雕像。
“万没想到的事……”李慎明罕有的面色铁青,神色十分难看。
梁兴的脸色也很难看,他是张瀚最亲信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