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宁(2 / 4)
,这也是没准的事,而且张瀚也鼓励这样的尽忠职守,他曾经几次叫人宣传,诸如在营门口被哨兵堵回,没口令进不了军营这一类的小故事,一方面叫士兵感觉亲近,对他这个主官没有太多畏惧感,另一方面当然是宣扬军纪的重要性,如果自己出头坏规矩,那就成了自己打自己脸了。
汤若望等人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大明的军人是怎么守备堡垒的,他们眼前是设计巧妙的小型防御工事,堡中也是火绳枪和小型火炮,军人明显训练有素,这一群欧洲来的教士脸上都露出敬佩之色,来自普鲁士公国的弗雷德里克道:“以前有不少教士传言说明国的军人缺乏训练和荣誉感,现在看来,明国的军人也很强悍,不在欧洲职业军人之下。”
汤若望道:“那是你刚来不久,南方明军确实是疏于训练,北方明军才是大明的精锐,他们要负责防御蛮夷的入侵,常年都有战事。”
“漫长的边境线外都是凶残的蛮夷。”一个年轻的教士画了个十字,感叹道:“大明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是他们防御了蛮夷,使更多的国度免受侵害。”
“这个张大人似乎在主动向蛮夷发起进攻。”弗雷德里克道:“我想也是,光凭防御是消灭不了敌人的。大明是一个文明国度,可惜它的军队太重于防御,进取心过于不足,这个张大人还真是异类。”
弗雷德里克的神色还是有些骄傲,他来自普鲁士,现在已经是一个陆军强国,数十年后,普鲁士公国屡败强敌,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陆军强国。
“希望各位能一展所长。”汤若望一脸严肃的道:“战场上也要保护好自己,虽然我们只操、弄火器,但一样危险。”
“愿主的荣光与我们同在。”所有人都一起画了个十字。
队伍继续向前行前,整个队伍全部由骑兵组成,连补给的大车都没有带,张瀚下令一些骑术好的采用一人双马的方法携带少量的补给,这支三百来人的队伍一直往集宁海子方向直插过去。
在一天的行程过后,墩堡的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并不一定是一条直线,有一些墩堡修在水源地旁边,也有一些修在小土丘上,或是河流旁边,都是一些蒙古人南下线路的必经之地,越是水草丰茂之处,墩堡就越是密集,距离边墙六十里后,墩堡的数量从五里一个变成了三里一个,每跑一刻钟功夫后,另外一个墩堡就出现在眼前。
除了墩堡之外,也开始出现包砖严实的军台,军台外的拉马墙足有五六里,壕沟也一样长,有一些邻近水源河流的军台还在壕沟里放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