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叙对夺茶(3 / 4)
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才,静若遂意。’张说大喜,赞他是宰相之才。”
“后来他隐居嵩山,曾给玄宗进策,被时人称为‘山宰相’。到后来也真成了宰相,被封邺候,著作等身,有二十卷。这就是四爷爷‘邺候卷轴’的用典。”
“下联说得是东汉李膺李元礼。李膺先任青州刺史,青州的郡守县令害怕他的严明,听到他要来青州的消息,吓得提前跑掉了多半。”
阿音噗嗤笑:“这些官是有多腐败?!简直了!”
李君阁笑道:“东汉末年,你说有多腐败?后来他因得罪宦官被免官,回到家乡纶氏县居住,开学授课,教授学生每每近千人。”
“当时的大名士荀爽曾经去拜访他,为他赶车,回来后高兴坏了,逢人便讲:‘我今天居然为李君赶车了。’被人敬慕到了这种地步,当时人称‘天下楷模李元礼’。”
阿音笑道:“做人到这地步,不名留青史都难了。”
李君阁继续说道:“他虽然为人正直诚实,以威严闻名。但是持家简朴,对宗族亲属照顾十分优厚,按人口多少将自己的俸禄散发给他们,剩下的钱就拿来请人抄书。罢任扬州时,他的书籍多得要用好多大车来拉。”
“他曾对子孙说:‘我秉性不爱财物,因此以至贫乏。但仰仗京城有赐田十顷,可以耕种,足够食用;在河内有千棵桑树,务桑可以穿衣;在江都有书籍,努力攻读可以进身求官。我死后,子孙能勤于这三件事,就不用求助他人了。’”
“他生和奸宦作斗争,当年曾有投靠奸宦的人去求学,被李膺拒绝。老伯下联里的‘元礼门墙’,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心思不正的人,他是不会收为学生的。”
老伯于是也得到杯,接过来喝了,笑道:“果然妙品!雨湘,雨淮,多向二皮叔学习,你们的功夫,还差得远呢。”
说完笑道:“我也出个,狂歌痛饮双仙骨。”
李君阁笑道:“那这杯轮到我了,索句呕心锦囊。”
老伯拿起茶壶添茶,笑道:“皮娃,估计雨湘雨淮要懵,你给她们解释解释。”
李君阁说道:“上联说的是李白,这位诗酒双仙:下联则是‘诗鬼’李贺,相传他喜欢带着个小奴,背个古破锦囊,每到灵感出现,便将诗句写到纸上投入囊存起来,待有空时再慢慢成诗。”
“这方法我曾经教过秋丫头,也是成语‘锦囊佳句’的由来。”
大伯将茶端给李君阁,李君阁交给身后的阿音,然后大家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