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团鱼产蛋(3 / 4)
闹得人根本别想睡,众人只好早早起来,收拾东西,离开这比庙会还热闹的地方。
竹筏顺流而下,越走水流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
张老师不停地回头:“真是好地方啊,皮娃等你将这里开发出来,我还要来私家旅游趟,这几天的经历可以记辈子了。”
李君阁在后边撑着筏子笑道:“估计唯唯跟昭娃才要记辈子了,被大野猪吓的!”
唯唯向大大咧咧,这次却罕见地没有反驳,只是脸上红。
最奇怪的是,连林昭也跟着脸上红,这就有情况了。
哎哟!这两位不会是患难见真情了吧?李君阁眼珠子咕噜噜直转,这大新闻我可得第时间告诉阿音去!
回程只用了三天时间,行人又重新出现在了李家沟。
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三天,回到李家沟的时候是五月初二。
在丰年斗碗刘三高那里摆了桌庆功宴,祝贺张老师拍摄成功,送走摄制组,再送教授们和林昭回半山林场溜索那里,回来就该准备过端午了。
不过端午准备工作多是家里女人们的事情,李君阁这边要做的是另件大事,练夏花鱼。
鱼苗们从孵化到现在已经两月,在李君阁,苗娃和后来加入的石头婶三人的精心料理下,都非常的健康,是到了该分苗的时候了。
这事情最高兴的当然是大堂哥,村里包下来的十多口鱼塘,直都养的是鲫鲤草,其打得响招牌的,也就个通乳鲫鱼而已,这下子下多出四样,怎么能不开心,因此即使城里酒楼那么忙,也要跑过来搭把手。
夏花鱼练苗其实很简单,本来就直在箱里养着的,现在只需要将箱解开,然后几个人将箱拖着,慢慢从鱼塘的头拖到另头,强迫箱里的夏花鱼游动,天三次,三天后,夏花鱼苗们就开始适应游泳了。
好吧这其实就是人家的本能,只不过在箱里拘束太久忘了而已。
当然这只是部分工作,十多口塘里的鱼密度本身就不小。因此李君阁又找人来拉了几,将里边的鲤鱼草鱼大鲫鱼挑出部分,分别供应给农家乐,丰年斗碗,大堂哥的酒楼。
剩下的,租了两个长江上的箱船,养在里边农转非慢慢卖。
端午这天分苗,林昭和吴志秋也赶来加入进来。
要科学就要有数学,农大的人做事认真,将每口鱼塘做成了个表格,包括面积大小,每种鱼密度,应投尾苗数,事前都做了计算和分配。
然后按方抓药,猛禽开过来,里面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