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龙日“唧担”(2 / 4)
育爷爷在烧汤,音爸爸在蒸饭。
李君阁低声问育爷爷:“这鸡鸭切不切?”他担心剁肉声音把阿音她们吵醒了。
育爷爷说道:“不用切,把脑袋藏翅膀下面,放汤里煮上。”
将整鸡整鸭丢杀猪那天就直炖着的大锅里煮着,李君阁接下烧火的工作,育爷爷去准备其它相应的祭品。
鸡鸭煮熟,李君阁将它们捞出来放陶盆里,育爷爷将香烛钱纸酒水糍粑都准备好了。
音爸爸跟李君阁将猪肉,鸡鸭,冻鱼,米饭也端到堂屋,开始祭神祭祖先,这就是“唧担”了。
苗家人的神多,除了自家祖先,还有各种图腾神物,有全族的共有神,有寨子的共有神,有自己的佑神,还有家里各处的守护神。今天都要敬到。
育爷爷先将稻草铺在自家神龛下方,将盆盆猪、鸡、鸭、鱼、鸡蛋、米酒、糯米饭、糍粑摆上去,然后开始插香烧纸,祭祀祖宗神灵。
接着又拿出纸钱,分别贴在屋内的岩爹、岩妈、神龛、保爷上。
神龛祭祀的是九黎各族的共同祖先蚩尤,以及自家族支的祖先,类似山下的“天地君亲师”。
岩爹岩妈是村里的共有神,般就是村子周围山上突出的巨岩。是全村的图腾象征。
除了山上的真身,在家里也可以供奉,从岩爹岩妈下面捡来两块石头,放在家里神龛旁边,算是分身,日常祭祀就算跟祖宗起敬了。
保爷类似于山下汉娃的保保,也就是干爹,不过不是人,村子周围的老树,怪石,石桥,石凳,反正只要是年深日久的东西,都可以拜成自己的“保爷”,当然个人只能有个,算是自己的佑神。
同样的,保爷在家里也有分身,般可以是段树枝,块石头。
不过李君阁看到阿音家的这些,都用书本大小的粗糙的印刷纸张代替了。
祭祀完堂屋里的各位祖先神灵,李君阁又随育爷爷出得堂屋,接下来该祭祀家各处的保护神了。
门楣、炉灶、猪圈、牛圈、犁耙、碓磨……都要敬到。
阿音家没养牛了,不然还得在牛鼻子上抹些米酒,喂点糍粑,答谢它年的功劳,鼓励它今年继续好好干。
干完这些,就该出村祭祀了。
李君阁挑着祭品担子,跟着育爷爷出门来。
沿着水渠往山塘方向走,育爷爷路跟李君阁介绍:“这是保爷桥,是我的……这是保爷凳,是音爸爸的……这是岩菩萨,它是岩爹……这也是岩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