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万松书院(9 / 10)
饿,一行人先寻了家干净雅致的酒楼,点了葱包桧、猫耳朵、西施舌、幸福双、花鲜栗羹、朝糕等口味独到的地方小吃,又要了几味姜茶、擂茶等地方茶饮,吃饱喝足这才举足上岭。
正是扬春三月天气,一路上青草绿树间长满了鲜花,树冠荫荫婆娑,鲜花点缀如锦,浓郁的芬芳清雅、香馨,令人神清气爽。
穿过三座牌楼,走过仰圣门,经过明道堂、居仁斋、由义斋,又到大成殿拜过了孔圣先师,就到了传说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同床三载男女未辨的毓秀阁。
一路上红窗粉墙、栗柱青瓦,花草树木点翠碧娇嫩,几个人悠闲地行于一层楼台上,岭上万松葱郁,远水悠悠如碧,身边蝴蝶儿翩翩,确是一处盛地。
永福几人一气儿上山,走的脸蛋嫣红,便坐在春雨洗刷后干干净净的洁白石阶上乘凉,杨凌瞧见身边飞来飞去的蝴蝶,不禁随口吟道:“纤手相携春又度。何物花丛,展翅翩翩舞?一片松涛千万绪,难得……”梁祝二字尚未出口,他才惊醒又忘形了,这是一首后世的诗,吟的是梁祝的故事,现在可无梁祝故事,不觉有些尴尬。
永福几人只道他是一时兴起要吟诗呢,唐一仙拐拐正德的胳膊,说道:“喂,瞧我大哥吟诗呢,可比你那‘我这儿停骢住,她那儿俊眼睃’强多啦。”
正德刚要不服气地反驳,忽见杨凌僵在那儿,只当他想不出合适的诗句了,不禁幸灾乐祸地道:“俺那叫俚语懂不懂?嘿嘿嘿,不管咋说,我是吟出来了,你那大哥……嗯嗯,嗯嗯……哎哟,掐我干吗?”
永福见杨凌张口结舌,不忍郎君受窘,正想说话岔开,张符宝已笑吟吟地道:“国公爷,难得什么呀?怎么难在了那里?”
杨凌眼珠一转,说道:“哦,我是瞧这蝴蝶翩翩,忽地想起一个故事,心中有所感叹,是以失神。”
唐一仙又用肘尖撞了正德一下,得意地一翘鼻尖,然后笑盈盈地问道:“大哥,你想起什么故事了?说来听听。”
杨凌没办法了,只得硬着头皮把梁祝的故事说了一遍,好在里边的太守呀什么的官职一听就不是明朝,倒不致露馅,至于书院的名称随便起一个便成了。
杨凌讲到二人同床共榻三载,梁山伯不辨雌雄,引的湘儿、永淳几个丫头讪笑不已,纷纷讥讽梁山伯是个榆木疙瘩,待讲到十八相送,听到祝英台一再暗示,梁山伯始终不曾领悟,永福不禁笑道:“梁公子是个正人君子,自然不会想到祝英台话中有话。”
杨凌瞄了她一眼,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