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杨氏青天(11 / 16)
童年纪略长些,一手提着鱼杆,一手捉着肥大的鱼儿往竹篓里放,他面向着岩石上的少年,似乎正笑说着什么。
第三个,则是个梳着丫丫,胖乎乎的小女孩儿,鱼杆丢在河边,她却憨态可掬地钻到草丛中去捉蝴蝶了。画笔虽然简单,却充满童趣,三个孩子的神态、举止,还有河水树木,画的栩栩如生。
杨凌看到那个卷着裤腿儿,露出一对胖胖短短的小腿,正兴致勃勃扑向蝴蝶的小女孩,再对照另两个少年,不由想起了“小猫钓鱼”的故事,他“噗哧”笑道:“一个鱼儿在手,一个努力垂钓,不过看来看去,还是这个不务正业的小家伙最可爱。”
朱湘儿听了,回头横了他一眼,娇嗔道:“我怎么不务正业了?钓鱼也算是正业么?”
“嗄?这个画……”杨凌又看了看,恍然大悟道:“画上的是世子、二殿下和郡主殿下?”他又看了一眼,见画旁还有一首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画不算太相谐,不过这画颇陈旧,应该是他们儿时之作,能以此诗配画,也算不错了,稀奇处那画竟是以四种笔体写就。杨凌仔细看了半晌,奇道:“这诗是何人写在上面的,怎么有四人的字体?”
朱湘儿显然也极喜欢这画,竟然难得地给了他一个笑脸,说道:“画儿是二哥画的,他又以我们三人和父王的笔体分别写了一句诗。”
“妙,甚妙,”杨凌赞道:“头两句端肃谨然,应该是蜀王爷和世子的笔体了,不过第三句……二殿下能学他人笔体,怎么自己的笔体这么难看?哦,那是还没定形,看二殿下现在的书法可是……”
朱湘儿脸上的笑容没了,用很平板的声调一字字道道:“第一句是慕仿我父王,第二句是我大哥,第三句是我……最后一句才是我二哥自己的。”
她一甩袖子愤愤然走到门口,才不服气地回头道:“杨大人法眼,那时我才四岁半,能有什么笔体?”
杨凌碰了一鼻子灰,见旁边的番子们全都低着头在那儿忍笑,就是站在壁角侍候着的几个侍婢都是一副忍俊不禁的样子,便干咳道:“好了好了,东西都放回原处,现在去梦璃姑娘那儿查查看,快点收拾了!”
他走到门口,心里忽然有点奇怪的味道,扭回头去又看了看那幅画,一副其乐融融的稚子垂钓扑蝶图,尽有天伦之乐,又想不出哪里不对劲儿。
“如果确实是世子陷害二殿下……”杨凌轻轻叹息了一声:“看他们小时候,没有隔阂、没有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