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空降兵(2)(2 / 3)
是以营为单位分成三组分别熟悉三个方向之类的。
总之从到下每个人都不敢马虎,生怕一不小心把到嘴的肥肉给丢了……其实这还是次要的,如果巴库守不住,深入敌后作战的德军连逃都没地方逃了。
也是说,这对德军来说是个生死悠关的问题。
但其实,德军的这些担心其实完全都是多余的。
在德军紧锣密鼓的做各种准备的时候,接到命令的近卫空降第4军其实是一片混乱的存在。
这是由两方面造成的。
一方面是空降部队缺乏有能力、有素质的军官。
这一点应该说不仅是空降部队,整个苏军部队都是如此,因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苏联军队里能位的都是政治正确而不是有能力的军官。
于是近卫空降第4军军长彼得科夫将在接到紧急空降巴库作战的时候根本没有制定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作战计划,他只是简短的召集将领开一个会,规定在天亮前必须要赶到巴库并实施空降,然后放手部下去准备。
规定天亮前要赶到巴库并实施空降倒是有道理的,因为一旦天亮了,那么德军的bf和fw战机那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对苏军运输机展开大屠杀……正如之前所说的,苏军战机在高加索地区全面落后于德军,它们只能凭借高加索的复杂地形与德军战机周旋,如果说要掩护苏军运输机,那是在旁边看瞪眼看着保护对像被屠杀的份。
另一方面,是运输机的问题。
此时苏军使用的是里2运输机。(注:这款运输机1949年出口给国,也是两分人民币的运输机图案)
这款运输机其实不是军用运输机,其生产和定位都是民用运输机(仿制从美国进口的dc3运输机)。
但因为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没有合适的运输机才紧急将这种民用运输机大批征用用于运输及伞降飞机。
在这方面,苏联的确有些不应该。
因为苏联是全球最先拥有伞兵而且有伞降战术的国家……
1933年,苏联在莫斯科举行航空表演,1万名观众鸦雀无声地观看了从两架大型轰炸机跳出的46名伞兵——这是当时的世界纪录。苏联人还用一具大型降落伞投向一辆小型作战坦克,虽然这辆坦克在着陆后无法启动,不得不拖出演习场,但却给现场观看的外国观察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此启发,欧美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空降兵部队。
但是现在,苏联空降部队却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乃至连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