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2 / 3)
原因是由苏联的阵地往德军的阵地都是一路陡坡……虽然这片地区并没有很大陡坡,但这一带附近如果在夏季是沼泽,冬季一被冻了是冰层,坦克开这些冰面会打滑甚至倒退。
这使苏军第一波的进攻陷入了困境,步兵只能越过坦克一队队的朝德军防线冲来。
但这样的攻势毫无意外的被德军打了回去……地雷、铁丝,再加厚厚的雪层和极底的气温,使苏军大批的士兵像是慢动作一样在德军的机枪和步枪下前进,结果是一批接着一批的倒在了德军士兵的枪下。
不久,苏军很快认识到他们的坦克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进攻,那是通向镇里的公路。
虽然在一片白茫茫的大雪里根本看不到公路,但苏军对这一带的地形很熟,他们很快把坦克集在公路并发起进攻,同时迫击炮还一路朝前猛轰。
于是秦川知道是撤退的时候了……否则,一旦让这些坦克突入了防线并从侧翼甚至绕到后方对着战壕里的德军一片机枪和炮弹,德军的损失大了。
当然,秦川可以选择在这里投入火箭筒、反坦克炮来阻止苏军前进。
但是火箭筒的射程太近,防线附近的建筑不多不易隐藏,反坦克炮只有从地窖里找到的那门pak40,秦川可不想唯一的一门反坦克炮一开打被苏联人一阵炮火炸没了。
这也是秦川从一开始打算放弃洛瓦季河以西的地区的原因之一。
“撤退!”秦川下令:“撤到河东!”
如果这个命令是对第一步兵团下的那不会有什么问题,他们会自觉的分成几队相互掩护着逐步撤退,这样一来在撤至洛瓦季河东岸时能够有条不紊的组织防御像计划那样利用地利抵挡住苏军的进攻……洛瓦季河东岸与河面有五米多的高度差,而且还十分陡峭,大多地方别说坦克不去了,覆盖雪层和坚硬的冻土岸壁连人员都无法攀爬。
尤其是在洛瓦季河与库尼亚河交汇的地一带,河水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形成一个面向苏军的弧形,也是对苏军形成一个天然的火力包围圈。
秦川一早让第三营在那构筑好工事并准备接应一、二营的士兵撤退到那里防守。
然而,秦川没想到的是这些却是散兵,其大多数还是工兵、运输兵等没有战斗经验的二线部队……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他们虽然没有战斗经验但却不缺乏作战的勇气,重要的是这支部队刚刚组建还不知道协同。
这个弱点在战壕里防御时还不明显,一旦进入撤退这个需要高底协同的战术模式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