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钻井(2 / 3)
?”
“不,我相信这是真的!”蒙哥马利说:“如果是假的,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蒙哥马利说得对,骗英国人的结果看起来的确对德军没有任何好处。更何况,这还是“超级机密”获得的隆美尔发给希特勒的电报。
“我们需要确定它的位置!”艾森豪威尔说:“它应该在海岸线附近!”
蒙哥马利回答:“不,他不在海岸线附近!”
“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们挖水井!”蒙哥马利把电报递了去:“海岸线附近水量丰富,不需要挖井!”
“你是说……”
蒙哥马利点了点头:“像我们在沙特发现石油一样,这一回轮到他们交好运了!”
但油苗的具体位置却没有暴露,这让英军花费了许多功夫,动用间谍、侦察机等,最终是由达德迁出的阿尔及利亚百姓那找到了突破口确定了蒂姆拉格盆地。
这天,勘探人员围着几个钻井正忙碌着……巴克豪斯教授一共打下五口井,编号从1到5。
这五口井是巴克豪斯教授按分析的数据定下的,也是在最有可能有油的位置架设,发现油苗的水井当然也是其之一。
井架高高的立在地面,钻杆一根根的往下接,钻头在井下“隆隆”的打着岩石。
秦川问过巴克豪斯教授,他们的这些钻井每小时能打3.53米……这和现代的钻井有一定的差距,秦川曾经去参观过一个油田,据介绍该区老式机械钻的速度高达每小时4.65米。
不过那是现代,这时期的钻速能有这么高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样日夜不停的打,这过程有可能钻头磨损需要更换或者出现井斜……所谓的井斜是因为钻杆过长,钻头和钻杆在工作的震动偏离原来的方向打歪了,这时要经过井斜较正。
于是大致一算,要打到两千多米也是油层至少需要一个多月。
此时秦川忍不住想起pdc钻头……这玩意在辽河油田创下了一小时16.93米的纪录,而且即便是在可钻性极差的砾岩段和玄武岩段还能达到11米多的时速,且磨损很轻微。
这要是用在这里,两千多米也许只需要七、八天能完成了。
但目前的设备这水平,秦川也只能耐着性子等了。
这时,突然传来了刺耳的防空警报,勘探成员和正在看图纸的巴克豪斯教授不由纷纷抬起头来,接着把询问的目光转向了秦川。
“敌人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