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准备(2 / 3)
爱,他们把战斗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为相信自己能胜任所以来了。
当然,这其也不乏贪生怕死之辈,像之前出现过逃兵,但他们的军队从总体来说还是有一种类似于“骑士精神”的军魂,这使他们与意大利军队和非洲军队有本质的区别。
这其尤其是非洲军队,他们许多人只认部落不认国家,所以当然会各自都有保存实力的想法于是整支部队形同一盘散沙一击即溃。
由于德军士兵这种战斗自觉性和主动性,再加他们大多都是从战场打滚出来的士兵,同时秦川教给他们的又是之前演习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训练进程相当快,仅仅两周的训练已经基本达到要求了。
这时候秦川给埃尔温通了个电话。
“我想是时候让他们到战场试试了!”秦川说。
“长官!”埃尔温有些紧张:“虽然训练进行得很顺利,可是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永远都需要更多的时间的,少尉!”秦川说:“因为那是战场!”
埃尔温那头不由沉默了。
埃尔温知道秦川说的对,有句话叫“最好的学校是战场”,部队要成长要学习得拉到战场去练练,尤其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全新的战术。
“好吧,长官!”埃尔温说:“我没有问题了!”
于是行动在当晚展开了,秦川带着人数为600人的狙击手负责防线北段,埃尔温则带着同样人数的部队负责防线南段。
在秦川的计划按部班的进行时,蒙哥马利那边也在紧锣密鼓的做着战争准备。
蒙哥马利任后的第一件事,是对第八集团军的指挥人员做了翻天覆地的调整,因为他觉得第八集团军之所以在此之前屡战屡败,很大一部份原因是这些指挥官不尽职。
蒙哥马利的这个想法有一定的道理……第八集团军的指挥官大多都是长期驻守埃及的英军军官,他们在埃及像是神一般的存在,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时间一久膨胀得有些忘乎所以了,真正需要他们打战时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为此,蒙哥马利甚至不惜从遥远的英国本土调一批军官来指挥军队。
接着蒙哥马利在防线重新布署了千门远程大炮,这些大炮全都盖了伪装,矗立在隐蔽的阵地将炮口对准了防线的另一侧。
除此之外,蒙哥马利还将新增援的第1装甲师配合第15装甲师及第7装甲师埋伏在哈勒法山附近……蒙哥马利认为如果德国人会进攻的话,必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