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礼炮(2 / 3)
辆“斯图亚特”坦克第5装甲旅与英第15装甲师残部。
二:在亚历山大方向加强防御。
因为奥钦莱克将军几乎将所有的兵力和装备都堆在了阿拉曼防线,所以亚历山大的兵力十分空虚。
不过好在亚历山大与前线有铁路相连,于是奥钦莱克将边一声令下把新西兰第2师的残军……两千多人调回了亚历山大驻防,另外再辅以埃及的非洲第3师协防。
对于这一点亚历山大也很无奈,英军兵力紧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其实,英军算在之前的战斗损失惨重,但总兵力还是德军的数倍。
之所以会出现兵力缺的情况,是因为英军的战略思想是防御……防御一方必然会需要更多的兵力,而且这些兵力大多无法集甚至很难互相支援。
如现在,英军在一条长55公里的阿拉曼防线布防,即便英军有十余万人,平均每公里也两千多人。如果支援其它地区的话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
而德军的战略思想主要是进攻。
进攻可以集兵力和装备从一点突破,于是在局部地区对英军构成了兵力优势。
这两者不能纯粹的说哪种战术更好,像英军这样成份复杂、素质不高,尤其是指挥战术过于传统的部队也的确更适合防御……历史他们正是用防御以及强大的补给和装备硬生生的把占有素质优势的德军给拖垮了。
奥钦莱克将军的计划很快实施了下去。
英军侦察兵像撒豆子似的在敌人有可能的行军路线布设,这些侦察兵是很难被发现的,因为在沙漠里要掩藏起来十分容易,侦察兵只需要把自己用沙子埋只露出一点头部观察或者呼吸,这样除了是走到面前或车轮直接辗,否则根本无法发现。
然后这些侦察兵把位置报告给了指挥部,指挥部再将坐标发给炮兵……于是炮弹成片成片的炸在了第21装甲师的附近。
不过这种炮火覆盖命率很低。
炮兵轰炸的过程,应该是给出坐标后先使用几门炮进行试射,然后观察员再根据炮弹的炸点与目标的偏差进行调整,如打远了还是打近了,往东偏还是往西偏,这些通过无线电与炮兵阵地沟通较正,直到打准了后再实施大规模的覆盖轰炸。
问题是现在是能见度很低的黑夜,躲在暗处的炮兵观察员也很难确定目标的位置,尤其是德军第21装甲师还是全速前进,往往几分钟的时间逃出了观察员的视线。
于是秦川等人总是听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