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八十五万大军,一言而定。(2 / 3)
秦王嬴斐,道。
……
“孤也赞同!”
……
不一会儿,原各大枭雄已经达成了共识,因为这一刻他们别无选择,大幕的强大实力,非一国可以抗衡。
抛开民族大义,民族气节,不管是魏公曹操,还是楚公袁术都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
面对大幕的威胁,原各国的立场是一致的,都赞同出兵大幕,让战争爆发在漠北。
对于这一点,秦王嬴斐从一开始有所预料,毕竟这个时代,距离封狼居胥的时代还不远,这是一个充满英雄的时代。
“只是秦王,东西鲜卑,号称四十万控弦之士,再加匈奴等异族,整个漠北聚集起的大军数量,恐怕不下于五十万。”
魏公曹操眼底掠过一抹凝重,沉默了一会儿,道:“如今原各国因为内耗兵力严重不足,算是北伐大幕,恐怕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闻言,秦王嬴斐神色微微一变,他心里清楚这不是曹操不愿意出兵,而是一个事实。
前一次关东诸国合纵,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秦国也留下了不下于二十万的尸体。
这个时候,整个原都尚未恢复生气,在这个时候北伐大幕,本来不是最佳时机。
“呼……”
……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嬴斐在这一刻,也是沉默了,他心里清楚,这只能说是荀彧眼光卓绝。
他选择的这个时机,太合适了,算是原各国明知道西鲜卑是一个心腹大患,也无能为力。
“孤可以出兵五十万,但是秦国粮草不足,根本不足以供应大军北伐大幕,粮草问题,孤希望关东诸国可以提供。”
话已经说开,这个时候秦王嬴斐也没有了顾及,他心里清楚,出兵多少对于秦国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五六十万大军北击大幕,需要的粮草,将会是一笔天数字,凭借秦国根本不足以负担的起。
“五十万大军?”
秦王嬴斐的大手笔,直接吓坏了众诸侯,只是在片刻之后,他们清楚了秦王嬴斐的打算。
北伐大幕像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这一场战争虽然会有巨大的伤亡,但是不管是秦国还是关东诸国,都以新兵居多。
只要北击大幕,战争结束,这些新兵蛋子,到时候会成长为一等一的沙场老卒,这样一来,对于任何一国家都是极其有利的。
在场的众人都是沙场宿将,他们自然清楚新兵与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