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九流与求和(2 / 3)
如此,出于私心,秦公嬴斐舍去儒、道、释三教的观点,直接将儒,道下放在九流之中。
因为这样一来,九流同出一线,这也就更容易接受医者。
……
秦公嬴斐的这一番话一出口,顿时令整个秦学之中安静的落叶可闻,大家心里都清楚,秦公这样做的目的。
一旦同为九流这个观念深入人心,天下也将没有太严格的等级之分,当然了,这并不是真正的没有阶级,而是天下职业不分贵贱。
……
“君上所言极是,臣受教了,对于设立医者一科,臣等不再反对。”
最终,谏议大夫蔡邕后退了,能够成为一个大儒,自然需要宽广的心胸,他虽然清楚这样做对于儒家将是一大打击。
但是对于秦国无疑好的,相比于秦国,一家学说的兴盛与否,当真不是怎么重要。
……
当然了真正让蔡邕后退的还是秦公嬴斐的执着,从刚才的一系列事情中,足以看出秦公嬴斐对于此事的看重。
秦公嬴斐贵为一国之君,一旦强硬推行,到时候儒家在秦国的处境将会更艰难。与其这样,还不如后退一步。
……
“君上好口才,硬生生说的谏议大夫等人哑口无言,同意了设立医者一科。”
面对丞相蒋琬的盛赞,秦公嬴斐摇了摇头,道:“不是孤口才好,而是孤身为秦国君上的身份。”
“谏议大夫,卢植等都是当世大儒,这些人引经据典足以将黑的说成白,死的说成活的,孤一身所学皆为韩非子与兵法,面对这些大儒又岂是对手!”
……
秦公嬴斐把今天这件事看的一清二楚,这是一场九流之间的斗争,儒家想要把持秦学,遭到了自己的警告而已。
……
未央宫。
秦公嬴斐离开秦学,就回到了未央宫,由于心中装着事,他也就没有回到后宫的心思。
不论在那个时代,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
……
秦公嬴斐心里清楚,自从他选择踏上争霸这一条路开始,天伦之乐将与自己无关。同样女|人也将成为一种附庸,一种筹码。
就像当初他以母亲荀姬为筹码,方才有了根基之地,与蔡琰为筹码,才有了蔡邕的鼎力相助。有了精绝公主,他才敢任用乌拉至折为将。
有得就有舍,对于这一点秦公嬴斐看的很通透。在这个背叛时刻发生的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