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命陈宫为右丞相(2 / 3)
楚了秦公嬴斐的打算,纵观整个秦国朝廷,也就只有陈宫一人适合担任右丞相。
因为陈宫不属于诸子百家,也不属于故秦遗族,可以说他只是降臣,是最能够忠诚于秦公嬴斐的人。
这样一来,秦公嬴斐才能保证朝廷的纯粹,而不是被故秦遗族以及诸子百家的人渗透,影响秦国决策。
心中念头闪烁,蒋琬在心里就做出了决定,因为他明白在咸阳大宛道提上日程,直道开始修缮,是时候需要一个人来分担他身上的压力。
一念至此,丞相蒋琬朝着秦公嬴斐,道:“禀君上,陈宫之才不下于臣,乃右丞相的不二人选。”
“嗯。”
微微颔首,秦公嬴斐望着丞相蒋琬,道:“拟旨,升迁陈宫为右丞相,全权负责修缮直道,以及开凿咸阳大宛道一事。”
“诺。”
……
听到秦公嬴斐的命令,太尉徐庶与军师郭嘉微微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秦公嬴斐的这一道任命就是一个信号。
代表着秦公嬴斐任用降臣与降将的开始,毕竟陈宫位列三公,位高权重,这是一个明显,积极的信号。
只要传出去,必将会加强降臣降将对于秦国朝廷的归属。从而更将秦国之中的降臣降将任用,减轻人才的匮乏。
……
此刻秦国的朝廷有其实和没有没什么区别,因为真正在未央宫决定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
真正的关系到秦国未来的重大决策,一般都由秦公嬴斐以及三公来决策,因为这样做效果佳,速度快。
唯有将决定国家走向,生死存亡的决定权,牢牢控制在少数人的手中,才能保证敏锐的把握住战机。
秦公嬴斐心里清楚,在这个时代,读书人不多,所以真正有见识,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是站立在金字塔尖的那几个。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句话也更适合这个知识掌握在少数读书人手里的年代。
……
“君上,升迁陈宫为右丞相一事,恐怕需要在朝议上宣布,如此一来,文武百官才会心服口服。”
太尉徐庶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望着秦公嬴斐,道:“同时,金城大营,成|都大营,白土大营都已经做好准备,等君上一声令下就可以出兵讨伐异族。”
“嗯。”
微微颔首,秦公嬴斐顿了一下,他心里清楚时至今日,秦国霸业版图彻底铺开,这意味着整个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