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样(第三更)(1 / 4)
对于这一次出兵,秦王楚显然下了很大的决心。
事实秦王楚的确有着出兵的底气,勤劳的关人在一年的耕作之后,已经初步的让关回复了原先的八成收获水平,而根据秦国农官们的估计,到了今年秋收的时候,关能够全面恢复到之前的正常年景了。
这是第一个好消息,但是这个好消息其实并没有得第二个好消息更让秦王楚激动。
随着被后世称为都江堰的整套疏浚蜀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大片的荒地被开拓出来,更多的田地成为了水浇地,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去年秋收蜀的粮食产量起前年足足多了三成!
这个数字意味着蜀的粮产量之前直接多了三分之一,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这个增产是在都江堰还没有完全完工的情况下完成的。
根据蜀郡郡守李冰报来的工程进度,至少还要到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年初,整个都江堰工程才会彻底的完工。
到了那个时候,蜀郡之的田地和水浇地的面积将会有着大幅度的增长,由此带来的必然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
李冰已经信誓旦旦的在呈来的报告之打了包票,那是等到都江堰完工之后,蜀郡的粮食产量绝对能够修建都江堰之前要翻一番。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秦国能够利用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获得更多的兵源,供给大军更长时间的作战,并且能够给那些立功的将士更多的田地封赏。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现在的秦王楚和秦国所需要的一切!
于此同时,蜀郡的人口由于常年没有经历过战乱,现在已经开始大幅度的增长,隐约有了要逼近关的模样。
事实,如今来自巴蜀之地的秦国士兵已经占到了差不多四成左右,是秦军兵力组成的一个重要来源了。
巴蜀的发展,正是秦王楚敢于在这个时候言兵的最强底气。
这位秦国的年轻君王非常的清楚,自己现在其实是在和时间赛跑。
吕不韦的休养生息或许的确是一个值得一用的办法,但是问题在于秦国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一旦让赵国继续成长下去的话,那么秦国再怎么休养生息,也只能是一个完蛋的下场。
为了对抗赵国李牧,秦王楚还十分大胆的弃用了对赵国之时一直打败仗的王龁,而提拔了年轻有为、在平定芈宸叛乱之给秦王楚深刻印象的秦国将军王翦作为主将。
这一连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