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朕要亲征(3 / 4)
虽然不太好,但也没到这地步。
不是已经调集封臣贵族们去讨伐秦琼等造反诸侯,不是已经派人去召集薛延陀、契丹等北地藩属了吗?
如今张超他们形势占有小优是没错,可那又如何?
朝廷依然是拥有最强的实力啊。
可不论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如何劝说,李世民都已经铁了心,要亲自去灭了张超。
国子监。
孔颖达和陆德明一起看着一本小册子。
“这种小册子现在国子监到处传抄,完全控制不住了。”孔颍达叹息。
“不单是这种小册子,还有如今南边发行的时报、半月谈等报刊,也在咱们国子监里大肆流传抄写。”
两人一声叹息。
“其实这册子写的,也很有道理。”
“可这些不会为陛下所容,不会为朝廷所容啊。”
“但远说的没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次护法,既不会亡国也不会亡天下,大唐还是大唐,原也还是我华夏汉家江山。”
“哎,父慈子孝多好。本来陛下英明神武,太子殿下聪慧贤明。盛世景象啊,朝又有如房杜长孙和远这样的贤相,有魏征、王珪、孙伏伽这样的谏臣,百年难遇的盛世景象啊。”
“变的究竟是张超还是陛下?”
没有外人在场,两个老友说话也并不拘泥。
“变的应当是陛下。”陆德明道。
“如今的陛下才四十,可为何许多举动却有了汉武帝晚年之风?”
“太子殿下过于贤明,太得拥护。张远功劳太大,声望权势财富滔天。贵族们功高,封建边地,权力极大。而近年兴起的工商豪强,影响力也不断的在提升。”
“大兴工商、新科举、定分封、开议会·······”
“变革太快,快到让陛下都感觉不安。”
这个巨大的变革社会下,一方面是皇帝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千古一帝的治武功。一面却又是盛世之下的许多潜流,已经长大的太子过于优秀,宰相张超功高难封,而当张超和太子站在一起,并得到马周等大批新兴阶层们的全力支持时,皇帝恐慌了。
皇帝不想看到这些超出控制的事情发生,他想把一切重新拉回到控制之。
“如果太子和张超没有走在一起,也许不会有今日之事。”
“可当年皇帝是为了让太子地位稳固,希望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储君,才为太子定张超的女儿。毕